欢迎来到梁雪芳刺绣艺术! [ 登录/注册]

<%=NSW.OConfig.GlobalConfig.SiteName %>

梁雪芳刺绣
原创设计,纯手工制作

全国咨询热线:
0512-66911188
苏州刺绣定制
当前位置:首页 » 梁雪芳资讯 » 行业新闻 » 【苏绣新闻】青春妙境 尔若盛开——梁雪芳刺绣艺术创新心路探访

【苏绣新闻】青春妙境 尔若盛开——梁雪芳刺绣艺术创新心路探访

文章出处:责任编辑:作者:人气:-发表时间:2014-05-24 14:21:00【

 

 

 

 

 

   “旧燕归来似相识”的诗话,是我描述当下苏绣“抄袭复制”惰性“非一日之寒”坚冰的状态。当“名头”或“名气”被视为是衡量艺术成就的唯一标准时,创新的空间就被惰性坚冰禁闭了。近年来,绣娘们之所以乐于评职称、评奖争名衔是秉性这种“趋同”的自觉,所以,很多人认为成为非遗传人或大师或名人或研究员之列的姿态就是终极姿态,是艺术人生的完美体现,于是大家乐颠颠地在为此拚搏奋斗,而忽略了艺术的根本———创新。
  梁雪芳也有着沉甸的荣誉,显赫的名衔,繁多的身份。但在她看来,荣誉如竞技场,它的功利性在于:横向是与同行竞争的筹码,而纵向则是与自己的较劲。所以当她成了大师、教授、研究员及劳模、人大代表等等之后,感到其实就是申领了领跑者的席位,必须首当其冲用更大程度的拓展来供圈内圈外认知及确认。所以近五年来她是领跑者,在苏绣“抄袭复制”的境遇中,她是“站着刺绣”的人,并在这几年里一直持续地贡献出“惊喜”,这可谓是最令我们心暖的“创新”春风吧。

 

 

 

 

    所谓创新,不是绝对的概念,归根结底是相对的观念,有时还会忽然发生角色互换。所以,在分辨什么是旧什么是新之前,每个人不得不在各自的情形下辨明“强加于”我们的东西是旧还是新,这样做十分窄狭,非常辛苦。创新必须以前人的成果为根基,没有人可以凭空再创造一遍“轮子”。所以,梁雪芳的创新分为三层:知古———理解传统;知今———把握当下;知我———找到自己。三者缺一不可,找到了它们的合力,就找到了自己的艺术主张,惟有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突破“抄袭复制”的瓶颈,从而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对梁雪芳而言,领跑者有两大任务:一是对刺绣的原来(前世)话语的顿悟;二是对刺绣当代生活(今生)的阐释。前者是出发点,后者是一种目的。而二者的连接点,正是温故知新与学新知新间的“创新”。20129月应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和中国刺绣协会之邀,梁雪芳以清华大学纤维艺术研究所研究员身份,在中国刺绣高峰论坛上宣布了其团队长达二年的“刺绣微软保护层”科技项目,其发明释疑了千百年来刺绣防腐、防潮、防蛀、防尘、防污等疑难问题,结束了仅为“架上艺术(镜框式室内陈列品)的局限性;践行了将把传统刺绣扩展到“公共空间(溶入建筑装饰领域,如:大型壁画)”的可行性。开拓了刺绣溶合生活的可能性和独步于艺术无限性,为刺绣从“架上艺术”再回归到服饰,激活传统产业溶入文化大发展提供了成功的案例。《尔若盛开》是梁雪芳的“刺绣的青春版”,是主题创作《荷韵》的升级版,构图上没有浮躁张扬只有沉稳内敛,没有佻达只有厚重。几技断梗残叶,不依不饶地在素淡洁净的丝绸上生长、皆成妙境,在绣与不绣之间似铁似墨、虚实相生、奇趣乃出。《尔若盛开》是以荷花的自然属性、文化的社会属性与苏绣的艺术与精神属性的有机融合,达到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浮躁心理与功利至上的一种拯救,让喧嚣“尘埃落定”。在这组原创的《尔若盛开》系列作品中,我们闻到久违“创新”的逢春梦呓。

 

 

 

 

    梁雪芳简介

    1965年于苏州。清华大学访问学者、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苏州市人大代表、劳动模范。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纤维艺术研究所副所长,苏州市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特聘教授。作品有国家博物馆、中国军科院、毛主席纪念堂、国家公安部、清华大学、新加坡佛牙寺、西藏大昭寺等部门收藏。

 

 

 

 

 

 

 

分享到:

相关资讯

苏公网安备 32050502000683号

备案号:苏ICP备19027017号